京都垫片生产技术课的部门使命,是将垫片技术课研发的抛光垫成果转化为大规模量产体系,确保稳定制造的系统化构建。换言之,我们的团队就是将“从0到1”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拓展,实现“从1到100”的产业化发展。我们的核心业务范畴便是通过与设备技术课合作进行大型生产线的设计,主导量产设备引进及现有装置的条件和设定优化。
我本人负责使用软质材料的抛光垫的生产线。具体而言,主要负责在确保品质前提下实现产品化的生产线工序制程条件优化工作。肩负着全公司寄予厚望的新产品研发使命,历经2年左右的反复试错,我们最终成功完成了可满足大规模量产需求的生产线。
本次研发的最大难点在于抛光垫的规模化生产。其中的抛光垫树脂成型工序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基础特性。因此,成型工序的制程参数设定至关重要,设定数值的偏差可能导致物性的大幅变化,因此确定最优值成为极致的难题。我们曾遭遇小规模生产时的设定参数在大规模生产时出现预期外结果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需通过实际生产线,进行参数扫描验证测试。就是一个通过确认设定条件的调整带来的物性值变化,来探寻最优化条件的过程。鉴于抛光垫存在多个物性参数,必须找出覆盖所有指标的条件。
本公司拥有40年以上抛光垫的生产实绩,至今为止,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长期试错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在参考历代前辈的案例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自身大学化学专业的知识与机理分析能力,最终成功设定了最优化的条件。
我所属的部门兼具技术与制造两方面的职能,日常工作以工厂作业为主。因工厂方面往往更贴近客户,所以能更多地接收到详尽的需求反馈与质量诉求。本公司产品的采购方大部分为半导体及硅晶片制造商。鉴于电子设备、计算机、汽车等终端产品均依赖半导体驱动,如我们地产品出现异常,将直接引发客户端的质量投诉。因此,我们始终怀揣着必须满足客户需求的使命感。
哪怕生产线的细微的条件和设置变更,都可能引发难以预见的故障隐患,因此在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变更时,需比设备导入时更慎重地进行条件和设置的验证。无论面临何种状况,始终真诚响应客户的诉求。这正是构筑本公司的企业信誉与安心感的基石,亦是我们践行使命的核心。
只有在工厂实现量产,才可算是真正的产品,若能参与到相关项目,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成就感。虽然在此过程中会遭遇重重困难,绝非易事,但这次通过生产线推出的新产品销量已呈现明显提升,这也激励了我的工作动力。
特别是对于同部门的两位前辈,我内心充满尊敬和感激。鉴于工作性质,我们需要与各方面人员频繁沟通,而两位前辈都极为擅长沟通交流,我一直以他们为榜样。新产品的开发也已启动,我希望能够成为如前辈们那样备受信赖、受人欢迎的人,并积极参与到新的项目中去。
我衷心希望霓达杜邦能够发展成为更大型的企业。作为一名从事基层业务的员工,我自然期盼能拓宽我的职业道路和生活边界。但我深知,若只是被动期待公司变革,终究只是停留在接受者的角色。我相信,要打造真正具有高收益能力的企业,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主动作为。胸怀主体意识,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这正是我为未来设定的个人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