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难忘大学时代埋头研发的快乐,入职后也一直渴望从事开发工作。考虑到今后漫长的人生旅程,终究无法放弃这份执着,想再一次发起挑战。当我向大学友人吐露这种想法时,有幸获荐加入了他供职的霓达杜邦公司。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技术研发岗位。我在抛光液技术部抛光液技术二课,负责用于半导体衬底硅晶片的抛光液产品开发,而推荐我入社的友人则在抛光液技术一课从事器件用抛光液的产品研发。
具体工作流程是先由销售和应用工程师收集客户对性能提升与技术难题的诉求,我们则以此为基础推进产品开发。但本公司的方针并不是应对所有的客户需求,而是先由市场部评估研发必要性,筛选出优先程度高的项目后,再集中投入开发资源。我们在现有产品线的基础上,精准判断市场前景与盈利潜力,致力于避免陷入“小批量多品种”的模式。正因如此,我们所负责的均为大规模的项目,无论从社会意义还是公司发展角度,都肩负着强烈的开发使命感。
在决定实际推进开发后,我们首先会精准定位技术瓶颈,随后由研发部门与应用工程师团队共同商议最优的设计方案与改进方向。方案确定后,通过添加和调配原材料,初步制成符合方案的原型样品,经内部评估验证性能达标性,继而进行反复的调整优化,经过如此循环往复的试错,最终淬炼出符合预设目标的产品。
此外,由应用工程师团队精准掌握客户所使用的抛光设备型号及操作细节等信息,能为我们提供防止研发方向偏离轨道的修正建议,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由于我们以很长的周期深耕每一个产品的开发,当针对客户课题建立的假设得以验证,不仅在公司内部测试中达成预期成果,在客户工厂也得以完美复现时,那种无与伦比的成就感便会油然而生。
抛光液是由抛光中不可或缺的纳米级磨料颗粒与化学添加剂精妙配比而成的,正是这些极细微粒的光线反射形成了乳白半透明状外观。我们先利用化学品软化硅晶片表面,形成可加工状态,再用数十至数百纳米的磨料颗粒进行抛光,最终实现精确的平面化处理。我负责开发的产品,是用于粗磨之后与精加工工序之间的抛光液。最常见的客户诉求就是希望减少抛光后硅晶片表面纳米级的微细损伤。在精加工环节,通过添加特殊添加剂,可在晶片表面形成吸附涂层,从而有效防止抛光过程中磨料颗粒造成的损伤。然而,若添加剂中所使用的原料品质不佳,其本身反而会成为划伤的诱因。因此我们倾注全力,从众多原材料中筛选出最优的原材料。在毫厘之差便能产生天壤之别的纳米级精密世界里,追求极致的性能表现,正是我们的使命所在。
承蒙客户厚爱,本公司的抛光垫摘取了行业第一的评价。而另一方面,我负责的抛光液目前仍处于行业第二的位置。但值得庆幸的是,最近抛光液业务也呈现出增长态势,希望能保持增长趋势,不断迎接挑战。
不仅如此,当我们所开发的抛光液被应用于制造高性能半导体,最终化为智能手机、电脑乃至人工智能的设备,成为数字社会的支撑产品时,这种使命感便转化为更为强烈的奋进动力。在抛光液技术二课,我们特意将优先级别最高的项目交给年轻人来负责。这份托付背后承载着团队的深切期望,我们坚信“你们一定能胜任”,在集体协作的支撑下,期盼你们绽放更耀眼的光芒。我们更渴望能与母公司携手,在全球顶尖企业的竞技舞台上,让每位员工都能作为主角大放异彩。
霓达杜邦不仅具备高度灵活性,更能做出迅速合理的决策。就连我的招聘面试,也在初试当天就直接进入了社长终面环节。即便未来公司的员工人数继续增长,我希望公司也能够始终保持这种高效的决策速度。作为现任工会委员长,疫情后当我们提出延续部分远程办公的请求时,公司立刻给予了弹性支持,让我深切体会到公司的应变能力。正是这种兼具灵活性与合理性的企业特质,让我能够始终满怀热忱地投身到工作中。